1926~1945(昭和元年─昭和十九年)當時為日治時期,也是日本於臺灣統治的末期階段。日本人在臺灣統治的這段期間剛好是臺灣近代史上變化最複雜的一段時期,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轉變為亞洲近代期初西化的現代國家,一開始的積極向歐美諸國學習與專研關於軍事、科技、政治等革新運動,在這些方面也透過西方各項現代化工業技師的協助及教育培訓,進而於治台期間也使臺灣本土陸陸續續有了西方文化的間接引進與植入。

 

  建築的形式已是屬鋼筋混凝土時期,面磚多採用淺色,因當時日本關東地震後,日本人對加強磚造已不具太大的信心,此時歐洲正蓬勃著R.C.現代建築折衷派,適逢現代西方建築風潮流行,容易接受新建築概念的日本,則以臺灣公共建築為率先模仿的基地。當時部分建築也邁入所謂日本民族主義的浪漫路線,這類作品其外觀多較平坦,許多線腳裝飾也都被簡化許多,洗石子及斬石子仍然是當時很受歡迎的建築材料。

 

建築配置與空間內容

  日治時期歷史建築內容:今文物館(舊機房)1422發射機房(早期發電機房)、蓄水池、舊濾水池、幫浦池、舊拉線墩部份,皆為歷史建築,其水道系統已有適度的完整規劃。

 
一、早期發電機房(1422發射機房)

        1422發射機房為早期發電機室,當時的發電機室並未有現今門廊的凸出部份,空間中只擺放發電機與基本工作需要之空間配置。

  早期發電機室,也屬於RC造建築,因應不同使用內容而有不同高低落差之方塊空間組成。建築外觀分基座與牆面兩段,屋頂上緣以框硬邊處理,呼應主體建築之現代折衷風格。柱位部份已方柱形狀突出,有傳統附壁柱作為扶壁的意象存在。

     
二、文物館(舊機房)建築特色

  民雄分台為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座北朝南,建築整體呈T字形,也因屬戰時建築,結構相當強固,可說是當時民雄地區是少數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建築設計師鈴置良一順應當時國際建築思潮,在建築設計上常常運用了連續開窗及明顯窗帶與水平線版,強調水平線的流線風格,明確劃分各層樓,有時以連續的細長型窗戶和明確的柱與牆的劃分界線,呈現出簡潔明快的造型。

 

  層與層之間有寬飾板,外貼材則搭配淺色溝紋面磚,邊界加相當費工的洗石子飾條作框邊加簡潔弧形飾條修邊,底部更設有止水溝槽,面磚與洗石子的區帶則非常清楚,此水平飾條適巧成可成為窗戶雨遮作用,二樓舊機房設有半圓形氣窗。

 

  建築外型正面牆身,垂直水平的現代建築風格,牆面鋪有淺色溝紋面磚與洗土黃石子,牆面洗石子經溝縫處理,有歐洲歷史建築基座之「仿石砌」外觀。周圍的樑柱埋入混凝土內,並處理水平出簷板,二樓做女兒牆作頂樓處理垂直荷重的傳遞方式,由小樑傳遞至大樑,再由柱將來自大樑的垂直載重向下傳至基礎,由基礎將力量分散至地盤。某些部分用懸臂特性做小陽台等具有現代建築的特色,但又在重點部分設計圓柱與圓拱窗,不讓建築外觀淪於平板、單調與不協調。可能因當時潮流,再加上戰時訴求固與經濟效益考量,整棟建築外觀極少細部裝飾,主要視覺效果呈現強烈的水平及垂直分割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