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信仰起源金身探討神奇事蹟
   
       

   

關於「大士」名稱之源由

 

    「大士」是六種天官中,專司鬼神之祀的官職,早期相關文獻記載中也有稱為「觀音大士」、「慈航大士」等稱號。「觀世音菩薩」意同於「觀音大士」,因唐太宗李世民諱,所以「觀世音」簡稱為「觀音」,而「菩薩」即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或稱為「大士」。

 
   
    另一種說法為徽宗因篤信道教封釋迦佛為「大覺金仙」,封菩薩為「大士」,此時道教、佛教混為一體,因此民間以「觀音菩薩」為佛稱,「觀音大士」則為道教的稱呼。而根據台灣民間的傳說,大士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是受到佛教中國化的影響。  
   

「大士爺」的信仰

 
    至於「大士爺」信仰,應與「鬼王」崇拜有關,造型一般為青面獠牙、怒目吐火、生角、頭戴觀音像及執旗的神像。「大士爺」原本是一個惡鬼,食量很大,常常掠食人畜,偷食農作物,後來被觀音收伏,以足踏於頭頂。因大士須化身為凶桿的容貌,口吐三昧真火,所以才吐舌的。  
   
    在台灣民眾的信仰中,深信「大士爺」就是被「觀世音菩薩」所收服的「鬼王」,在所有建醮儀式中,所見到紙紮的「大士爺」頭頂上,都有一尊「觀世音菩薩」像,象徵「觀世音菩薩」掌握鬼王來監督眾鬼的行為。因此「大士爺」被定位在「普渡公」的鬼王地位,現身的時機在慶祝建廟落成,祈求五殼豐收、消除瘟疫、禳災及酬神還願的建醮祭典,或是中元普渡法會中。基於人們對鬼魂敬而遠之的心理,往往在醮局結束及普渡完成後,就將功成身退的紙紮大士爺火化,送回天界。  
   

    「鬼王崇拜」對人民心理上的影響,常常會產生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情結,一方面,畏懼鬼王的恐怖形象,另一方面,卻又希望藉鬼王來鎮壓其他妖魔鬼怪,所以在台灣民間信仰的過程,自然會發展出一套詮釋體系,來解釋這樣的信仰行為,從「民雄大士爺」的信仰傳說中,正可看出此種祭祀行為的演化過程,雖然「民雄大士爺」的神格,透過傳說的強化,由原本鎮守醮局的守護神,升格為受信徒祭拜的主祀神。

 
         

    民雄大士爺廟是全台唯一以「大士爺廟」為名稱的廟宇,廟內主祀為觀世音菩薩,但每年農曆七月廟方都會特別訂製一尊紙糊的「大士爺」神像,放置在廟內供民眾膜拜。其用意為超渡移民來台亡故的無祀孤魂,並向五方灑淨以鎮壓鬼道。全台各地大士爺皆是由此民雄大士爺廟分香而出,廟內供奉的神明正殿主奉其本尊「觀音大士」, 開漳聖王於左配殿,開台尊王於右配殿,並同祀廟宇同於震災中損毀之天上聖母於後殿。後慶誠宮民雄鄉農會舊址重建,完成後天上聖母移駕至新建之慶誠宮。大士爺廟後殿改祀三寶佛,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正名為「大士爺廟」。本廟共同祭祀這三座廟的神明,間接保存了民雄地區的廟宇文化。

 
         

    大士爺廟是民雄鄉民最重要傳統信仰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廿一日至廿三日是大士爺廟的年度盛事-普渡祭典。三天祭典起源於早期「打貓街」農曆七月份的「頂街大士爺普」、「下街大士爺普」及「下街童子普」之亡魂普渡活動而演變至今。

 
   
    「童子普」是嘉義地方專有的祭典,嘉義管內采訪冊紀錄:「源由是自道光年間,因街內眾童子嬉戲,公捐多少錢,就買多少東西,在孤枰腳致祭童子孤魂。連祭二年,一年不祭,遍街路下午時鬼聲啼哭,悉屬童子之聲。陰風陣陣,哭聲不絕。街內童子,多不平安。大家商議塗大士一身,延僧侶五人誦經懺一日,超度童子孤魂,於是成為慣例,稱為童子普。」  
   
    早期「頂街大士爺會」(農曆7.1-3)、 「下街大士爺會」(農曆7.21-23)和 「小普大士爺會」(農曆7.29)的區分 ,一直延續到50年代響應政府 革新社會風氣,節約祭典經費的運動,才將他們「三合一」,統一在農曆721至23舉行 。但統一後的大士爺祭典堪稱嘉義一帶,最有歷史文化傳統的宗教盛事。  
         
   以打貓街為核心的「大士爺普渡祭典」,從早期「有祭無廟」的「大士爺信仰」,到今日成為國家三級古蹟的「民雄大士爺廟」,歷史發展說明了一個信仰文化演變的過程,也把先民與周遭生存環境的搏鬥,完全表現出來。  

東小魂共同製作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768

你現在所在位置:信仰源流信仰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