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民國100年11月30號
 
地點:國家廣播文物館─民雄電台
 
參與人員:建璋老師、金航老師、益榮老師、建宇老師、恒謙、國盛、柏恩、延達
          錦靜、妤婕、筱琪、冠瑄
 

電台人員:湘梅姐姐、建佑大哥、副臺長、館內阿姨

           
           

【湘梅姐姐】這棟房子是從日據時代就蓋好了,民國29年到現在是民國100年,它已經歷經70幾年。所以這房子本身有點年紀了,可是這棟房子看起來有很老舊嗎?

【國盛】沒有,還蠻新的。

【湘梅姐姐】還蠻新的喔,這種顏色我們有一種名詞,建築師把它們叫做防空色系。你看這是防空色系的房子,飛機在天空上飛機飛過來飛過去,就不容易被看到,所以它在設計上就有戰事上的考量。

【湘梅姐姐】你們覺得房子的線條都是屬於什麼線條?
【恒謙】垂直的。
【國盛】水平。
【湘梅姐姐】水平、垂直,你們真的很棒,把原素都講出來了。這房子很多都是用水平、垂直的線條,所以它很有特色,當時叫作現代化建築,日本人在台灣從北到南,在日據時代蓋了很多房子,所以你們都會看到很多不一樣造型的房子,包括我們的總統府都是在日據時代蓋的。這棟房子是在台灣快光復的時候蓋的,然後在光復之前,日本人就在台灣做了很多實驗性的建築,這棟是屬於比較接近現代化建築的模式。有沒有聽過關東大地震?關東大地震對日本人來說,死傷非常嚴重。為什麼死傷很多的人?主要幾個原因,一是因為那是在清晨的時候;當時許多日本人早起要做早餐,做早餐以前都要升火,地震來了怎麼辦?
【國盛】就燒起來了
【湘梅姐姐】對,二是因為日本的房子是木頭做的,所以關東大地震時,早上在做早餐煮飯,房子又塌了,火災又起來了,所以非常嚴重。因為這原因日本人開始知道防災、防震的重要性,還要防火,因此看看這棟房子完全是用鋼筋水泥建造的就不會在地震的時候倒了。

【湘梅姐姐】剛才說這房子70幾歲,我們嘉義是不是有過921大地震。之後一個月又有一次就是1022,1022對嘉義會比較嚴重,上次大家來的時候有看到地震被毀損的痕跡嗎?
【大家】沒有
【湘梅姐姐】再來介紹這棟房子的建築師是鈴置良一。除了蓋這棟外,從學校也會先看到招待所,招待所也是他設計建造的。他設計了兩棟,所以他這兩棟有鋼筋水泥,以及他們日本喜歡用的和風式木頭,並在29年時,9月28日正式開播,9月28日是甚麼日子?
【恒謙】教師節。
【湘梅姐姐】 9月28日正式開播後,當時叫做「民雄放送所」,同時還有日式招待所,它是一個宿舍,提供當時的工程人員休息、娛樂。招待所剛開始只是小小的,後來慢慢改建,愈來懟大,現在變成一個可開放參觀的地方,文化處現在也正在整修中。它的原素是用日本的和風式建築,在九二一大地震時,招待所是有損傷的,所以現在改建之後,它現在的樣子跟我們看的模型會有點不一樣。當時的模式是把木材都塗上瀝青,現在就是恢復它原來的構造,這二棟房子鈴置良一蓋完之後,那一年回到日本去,日本的天皇頒贈勳章給他,肯定他對這邊建築的設計功能及貢獻。

           

【湘梅姐姐】接下我們就進去看看它的設計,還有它的功能。我們過來看洗石子,來摸摸看材質有什麼不一樣。每個建築師,他都會設計不一樣的房子。而這一棟非常的昂貴,日本人為了要建造這兩棟建築,花了三年的國家預算預算!這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洗石子很細,看這些磚塊,歐洲拼布磁磚的磚塊,跟我們台灣北投13溝的磚很像,但是你們去算算看,一塊磚是不是有十三條線?只要算一塊,就可以知道了!一塊磚上面的線條,這個看起來很像我們北投十三溝的磚塊,可是他的溝紋不只十三條,後來我們也發現它其實不是。因為中原大學教授來這邊研究過,離我們最近有十三溝的磚,是在嘉義縣鹿草的圖書館,他們磚真的有十三條線,每一塊磚都是十三條線。可是在這位教授來之前一直被誤會,為什麼叫十三溝,可是怎麼算就不只十三條,所以這棟的造型只是跟十三溝磚的造型很像而己。
【湘梅姐姐】這棟建築的一、二樓是有挑高的,建材都是從日本來的。在日本燒窯,再從日本運來的,在台灣這邊是沒有生產的,等會看二樓是有一塊缺角,是因為現在是沒有在燒了。
           
【湘梅姐姐】這磁磚也七十幾歲了,除了二樓以外,連這些洗石子、磨石子都還是維持原本樣子。一樓是因為辦公機能的關係才改建,其他就盡量維持,二樓上去之後很多都還是早期的樣子。像地板也是很久,那是因為它舊了,磨完後掉漆,等一下比較一下整理過的地板跟沒有整理過的。窗戶也都是挑高,因為要通風,這邊夏天就會很熱。
這裡所有的房間原本都不是展示館,是到88年轉變廣播博物館後,才開始把透明播音間改為第一間展示館,還有等一下的特展間,就是你們上次看過的。透明播音間跟特展間是當時我們最早做展示的地方,上次有講過從樓下到樓上,房子最大的都是給誰住?發射機外,像樓下最大的空間是冷卻系統,樓上最大空間則是發射機。因此以前在這一棟房子內,較大的空間都是給發射機和它的相關設備使用,而小房間都是做儲藏室,因為在八十七年以前這邊是完全不開放的。
【湘梅姐姐】『放送』那是日本的說法,在我們來說放送就是「廣播」,日本人最初蓋這棟建築時主要用軍事用途的,要對日本、中國放送廣播訊息。其實這些都是軍事機祕資料,所以有很多資料是不容易看到的,我們也只能看到有限的公開文本資料透露而己。上面的樑柱、混泥土建材、現代化建築,它的特色是水平、垂直還有鋼筋水泥,所以你們看這一根一根的樑柱都是鋼筋水泥,可是你們看中間的平面部份,他不是天花板的水泥而己哦,它其實是裝潢的。我們同事特別挖個洞,這個洞上面才是水泥,洞旁邊裝潢是木條、木頭,上面就會有鋼筋水泥的混泥土,就會很堅固。可以看到我們消防管線都在外面,那為什麼不進去,它有個洞為什麼不牽進來。天花班就是石膏板,建築師本身是日本人,所以很喜歡使用日本的建材,就木條做在裡面,然後外面是石膏板,所以這建築不同於我們現在的家庭的建築特色。
           

【湘梅姐姐】你不會覺得外面比較涼快,這裡面是密閉空間,密閉空間的比較悶熱,有沒有看到那些都是通風口,所以窗戶通風之外,通風口就是增加它裡面的通風,以前的人並沒有電風扇、冷氣機,就是靠通風口通風。這棟建築是鋼筋水泥,鈴置良一回去後被天皇頒勳章,其實他也有在裡面做一些特別的設計。像這圓窗會在日式餐廳、廟裡拜拜時,會看到這些圓窗,因為是比較像我們中國。大家有看過古裝劇嗎,一些園林造景,像比較舊式的、典雅的建築,就像上面那一根,其實在樑柱旁邊會有一些雕刻、雀替,主要是因為建材是鋼筋水泥,所以沒有辦法做花或是其他造型。可是鈴置良一先生很喜歡中國的元素,就會有一些設計在裡面,而也算是一種裝潢。所以裝潢不一定要用木材,裝潢有很多材質,廟宇的雕花這些比較有趣象徵性的東西,一樣可以仿造得出來。因為戰爭關係建築師外面建得華,就會內部裡面做得很華麗,把它設計成很漂亮,像這邊的拼磚,在70年前當時也是一種漂亮、高級的建材。這些高級建材用到現在都沒有壞,連地震也都沒有龜裂,只是日本人他們真的沒有想到,日本這麼快就戰敗了,不然他們真的是非常用心在蓋這棟建築。

           
【湘梅姐姐】地點選擇當初是考量到這離火車站是滿近的,所以上次看到老照片的時候,這裡的建材是要從那裡運過來?火車站,為了要鋪建材,像電纜線很重,所以它靠近火車站。以前這邊房子沒這麼多,我們說嘉南平原什麼最多?稻田,因為嘉南平原稻田是屬於水稻田,水稻這種東西,對電波的傳送有幫助,是一個很好的傳播媒介,可以幫助電波傳送比較遠,所以才蓋在這邊。我們的分台,都靠近西邊,不是每一個西邊靠近水稻田,主要是因沿海沒有阻隔,所以這樣子電波傳送,沒有阻隔會比較好傳送幫助傳播。東邊為什麼沒有分台,就是因為中央山脈阻隔,我們的分台幾乎都是在沿海一帶,北部有台北淡水分台,其他的分台大多集中在中部。我們有個長治分台,之前88風災,那瑪夏鄉的民眾,房子被吹垮,有一些山上居民要逃難,沒有地方住,就住在長治分台,當做臨時的住所,長治分台是因為現在沒有做播音,裡面的人員也早已撤離了。

【湘梅姐姐】這是大理石,一塊一塊的大理石,所以這棟建築就是鋼筋水泥,也因為這個樣子很穩固。我們再來說到鈴置良一先生,對這棟建築非常有信心,地震來時大家不用往外跑,到這邊就好了。如果今天沒有經過大地震的考驗,大家還是會懷疑,還是會害怕,後來經過921還有1022大地震,房子真的沒有被震垮。後來只是做油漆粉刷或是屋頂漏水,可是我們沒有因為地震而牆壁龜裂去修復,因為這是屬於結構上的問題,所以這棟建築來說,走過七十年的歷史還是好好的,是滿成功的一棟建築。

【恒謙】請問其他分台也是這種材質嗎?
【湘梅姐姐】其他分台不是。接下來我們來看後面,一邊是七十年前日本人做的洗石子,另一邊是我們後來做的,自己摸摸看,摸的就會有感覺。後來做的這邊比較粗糙,摸了比較會痛;七十年前日本人做洗石子比較細,顏色不一樣,精緻度、細緻度都不一樣。後來才蓋的是想說做一樣的,因此 也做洗石子。
【湘梅姐姐】我們來看一下大模型。
【國盛】請問模型中上面黑黑的是什麼。
【湘梅姐姐】柏油,柏油就是瀝青。我們來復習一下,剛剛所講到民雄放送所這棟建築的特色有那些?
【國盛】防空色系,上面都有一層鋼筋水泥土。
【恒謙】很多的通風口,線條大部分都是水平和垂直。
【湘梅姐姐】一些牆壁磁磚還有貼大理石,大理石都會切成一塊一塊,洗石子它其實不會切塊的,而是一個區一個區。像二樓上面的磨石子它是整片的。大理石要橫切、搬運,但洗石子就是要整個工坊來完成。
           
【湘梅姐姐】你們剛剛用什麼踢?
【延達】用腳踢。
【湘梅姐姐】兩個字。
【湘梅姐姐】是腳踢,這樣比較好記,不然你們一下子就忘記了。
【湘梅姐姐】所以這是什麼?
【大家】腳踢。
【湘梅姐姐】對,為什麼要做腳踢這個設計呢?我們鞋子是不是很容易髒?腳踢是在防止牆壁被踢髒,一般腳踢都會用比較深色的洗石子,所以我們腳這樣踢到不會很髒。要找出房子的特色,跟你們家裏的有什麼不一樣,做一個比較,然後才知道這個建築物的美在什麼地方。相信建築的特色你們聽到很多,應該學的差不多了。

           

【建佑大哥】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去看,感受早期這邊二座最高206公尺鐵塔的拉線墩到底有多大。

   

   

   

           
           

【金航老師】湘梅姐,可以請教一個問題嗎?戶外一根根不太一樣的天線鐵塔有什麼分別?

【湘梅姐姐】紅白紅白那是鐵塔,旁邊支撐的是拉線!是無方位的天線,單塔式的

【湘梅姐姐】像前面灰色那是菱型天線。灰色是菱形天線,有一個定向,朝那電波就往那個方向發射。天線有分很多種,有八木天線、幕形天線…等,可以請教我們的副臺長先生會比較清楚。

【副臺長】紅白紅白的鐵塔微波通訊用。其實大哥大也有微波,很像大哥大可能就是你和我直通,他就直接到達,角度如果變太多,就可能收不到。主要是兩根高度要一樣,方向、角度要好,音亮調到最大,角度就要正。所以可能地震或颱風後,就會會歪掉。所以小距離的話它會自動調回來,偏誤差太多就要派師傅上去修,因為本來它在控制上有些不方便,現在網路發逹,也許在機房就可以直接控制,上面就跟電動一樣,啟動電源就可以微調。一根的話就是不定向,像那邊有三根灰色直的,那就是定向。過去那邊可以看到1206,從這邊出去左邊就可以看到三根,我請旁邊這位阿姨帶你們過去看看。

           
           
           
           

(點圖可放大)

【阿姨】這是菱形天線灰色的上面尖尖的。它是四個一組,用在sw短波,也就是要短波收音機才收聽得到,靠著電離層折射去收聽的,所以可以打的很遠。像我們這邊天線是730,是針對日本和韓國,所以它就是有分角度,那1206我們還要在往裡面走。
【益榮老師】短波跟FM波長不一樣,要發射到這麼遠就要靠sw才能傳到。它的頻率剛好可以透過電離層去折射到,因為連FM都沒辦法傳到。
           
           

(點圖可放大)

【阿姨】這邊的頻率,因為有八個分台,發射機的頻率都不一樣,不定向的,整支都是天線。這是1422,可是我們雲嘉南也收聽的到AM,像1206也是AM的。
【益榮老師】那是跟它的頻率有關,FM頻率比較高一個好像是調頻一個是調幅。設定的頻寬、還有它送的電波也不一樣。
【阿姨】因為像大部份聽早期說埋設地網,前面都還有地網存在,只是說那四根鐵軌拆掉了。因為土地都還給中廣,早期那是最高的,也就是模型中最更高的那二座有206公尺,那也是早期民雄的地標。
【益榮老師】像台北一零一是500公尺。
【阿姨】嗯,當時的二座鐵塔就200公尺多了,快101大樓的一半了。一些早期退休人員、老一輩的人都說還記得這民雄的當時地標;也有人來這邊時,也都還會說記得那兩根鐵塔。
           
           

(點圖可放大)

【金航老師】所以那支也是1422的?
【阿姨】那支是的,是透過微波在送,只是夾帶著接收器在送。